【身边的榜样】勇于钻研,积极探索,做新型施工技术实践先行者——记公司十佳项目经理陈星权
陈星权,2007年进入安徽三建,先后参加了安徽省环保局综合楼、滨湖金融服务中心等多个重点工程建设,现任七公司滨湖沁园3标段项目经理。他勇挑重担,积极探索PC产业化施工、质量、安全管理新技术,为公司育人才、为企业赢效益,是青年职工主动学习、快速成长成才的表率。他先后获得集团“先进生产者”,合肥市“培训教育先进个人”、公司“十佳技术负责人”、“企业标兵”等荣誉。
亲力亲为,迅速积累装配式施工经验
2016年公司中标当时全国最大的住宅产业化项目合肥市滨湖沁园工程中的最大的一个标段——三标段工程,项目要求装配率不得小于50%。当时公司承建的安徽省首个市场化产业化住宅项目肥东锦秀花园项目也才刚完成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依然是个新课题。陈星权被选定担任项目经理。这意味着探索装配式建筑施工经验的重任落在他的肩上。
这个项目青年职工居多,缺少经验,而年长的富有施工经验但缺乏装配式建筑施工管理经验。面对现状,陈星权深知,要带领项目团队搞好项目建设,必须首先自身功夫“硬”。他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带头摸索新工艺新方法。
必须理论结合实际。陈星权白天在施工现场带领大家进行现场实践,分析装配整体式建筑施工的重难点;晚上,带领大家进行理论学习,组织观看兄弟单位装配式施工视频,解析装配式建筑施工与传统结构施工的“新”区别,在认真学习和借鉴兄弟单位的新技术新方法的基础向,积极摸索并不断改进转换层定位钢筋的预埋、预制构件吊装、墙板灌浆施工、后浇节点钢筋绑扎等施工工艺。
转换层定位钢筋的预埋精确程度直接影响整栋大楼的质量和结构安全,是重点工序中的关键。为了做到确保无误,陈星权在每一栋楼施工到转换层时,都提前熟悉相关楼栋的图纸及定位钢筋的分布,亲自到现场进行测量放线,亲自对工人进行技术交底、亲自在工人施工时进行跟班作业,而且在转换层定位钢筋施工完毕后,还对每一根钢筋位置及外伸长度都进行三次以上的复核。在他的直接参与下所有楼栋转换层施工顺利完成,并在后期预制构件吊装中证明定位钢筋施工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通过理论指导实践,实践检验理论,陈星权迅速掌握了装配式施工经验,也摸索出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
勇于创新,不断优化施工工艺
陈星权带领团队在工程的施工技术质量创新和安全文明质量提升上下功夫。
陈星权注重在产业化施工中不断收集和总结班组、工人反馈的施工信息,从而不断改进工作。一次他发现PC板预制门窗梁上口箍筋没有一次性闭合,二次打弯因预留箍筋短、操作不方便,使原本2米的梁箍筋二次打弯难以达到图纸设计要求的135°+180°费时费工,成品效果不佳。他带领项目技术创新小组,多次研究、实践,改进出一种“卡钳扳手”,使工作效率一下提升了10倍,且合格率高外形美观。
陈星权还在安全措施上下功夫。产业化外墙采用是外挂架,外挂架随楼层提升,提升后下面施工好的楼层就没有外架防护了,工人在临边作业时安全带存在无处可挂的难题。陈星权经过多次现场勘查研究,提出一个快速插销解决方案。工人只需将长30cm、重1kg的快插插入墙板孔内螺栓拧紧即可,整个操作过程不超过1分钟,不仅移动方便,同时可以二次利用,一举解决了安全带悬挂问题,降低了安全风险。
优化管理,项目团队人才倍出
在以身作则同时,陈星权把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摆在了首要位置。他提倡开展人性化管理和走动式管理,利用业余时间和每一位管理人员沟通,一方面通过制度化管理化管理规范项目各项活动;另一方面通过走动式管理在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团队管理模式拉近了和员工、班组之间的距离,同时也使现场管理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此外项目还积极开展“扶上马、再送一程”系列多彩活动,如“共读一本书”、象棋比赛、篮球比赛、包饺子比赛等,通过活动丰富职工业余生活的同时,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项目建设中涌现出的大批优秀青年人才,汪冬冬在公司核算培训中获优秀核算奖和优秀小组奖,并在公司安全知识比赛中获得一等奖;张伟在管理人员培训中获得三等奖等等,在陈星权的带动和培养下,项目上十几个青年管理人员迅速掌握了传统结构施工的相关工艺,成为公司在产业化施工领域的青年骨干。目前该项目已经培养了2名项目经理。
在全体项目团队的努力下,项目在建设的过程中先后获得了多项QC奖项,先后吸引了山东省建筑业协会专家、合肥市城乡建委联手省建设厅举办的全省16个地市产业化推介会,巢湖市人大委员等专家领导观摩。先后通过市级、省级安全文明示范工地,并获得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和工人先锋号以及集团公司重点项目,在集团公司技术质量检查中取得安徽三建第一,集团公司第二的好成绩!